一斤榴莲两斤“碳”,农业科学家如何为国产榴莲测碳减排?
来源: 科普中国 发布时间:2024-07-22
新华社海口7月21日电(记者陈凯姿)许多人偏爱榴莲,但别忘了它们生长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不低。
7月20日,在三亚举办的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经过严格的现场检查和碳足迹核算,编号为001和002的我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分别颁发给了海南省两家榴莲种植企业。这意味着,消费者只要看到这个标签,就知道眼前的榴莲在上架前一共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
获得认证的企业,采摘榴莲后可贴上碳足迹认证标识出售,让消费者知晓碳排放量。新华社记者 陈凯姿 摄
碳足迹近年来成为环保领域“热词”。榴莲碳足迹,是用来衡量榴莲整个生长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通常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碳排放量”。在榴莲生长周期中,耕作、灌溉、肥料和农药的施用、包装、运输等环节,均会引起碳排放。同时,土壤有机质的提升、榴莲树的光合作用也会增加碳汇,抵消一部分碳排放。
那么,一斤国产榴莲到底排放多少“碳”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主研发了果园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水果碳足迹”方法,通过在我国榴莲主产区海南的农场采集样品、调查农田管理情况,最终测算出了国产榴莲的碳足迹,并得到国内有关专业认证公司的佐证。
国产榴莲碳足迹测算结果显示,每生产1斤榴莲,大约排放2斤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
碳足迹核查员正在采集榴莲种植基地的土壤样品。新华社发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程琨告诉记者,与其他水果相比,榴莲的碳足迹目前相对较高,而规模化种植的国产榴莲由于近两年才开始挂果,果树处于“青年期”,产量较低,更增加了每颗成果的碳排放量。
“当大家都在讨论‘榴莲自由’的时候,我们更关注榴莲的碳减排。”程琨说,“科研人员发现,土壤和榴莲树的碳汇能够抵消一定比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因此,采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绿色低碳管理措施,对于降低榴莲碳排放非常重要。”
现在,海南三亚等榴莲种植区已开始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建立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种植企业将生物质炭施用于土壤,达到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结构、提升保水保肥性能的效果,不但可以提升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也能够大幅提升土壤碳汇。这项生物质炭技术的应用,预计未来可降低超过30%的碳排放量。
获得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的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农产品碳足迹认证,不仅能使消费者直观了解购买选择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促进消费行为绿色转型,还能激励更多农业从业者研发和采用绿色低碳技术。
面对如何降低榴莲较高的碳排放问题,程琨很有信心:“再过几年,海南榴莲亩产量有望持续翻番,结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碳足迹将显著降低。此外,碳足迹标识认证也将促使企业不断尝试耕地质量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新型技术,让榴莲碳排放实现‘瘦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站凡注明“学会秘书处”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四川省金属学会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上述作品,并注明“来源:四川省金属学会”。违者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站凡注明“来源:XXX(非学会秘书处)”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登载此作品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学会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内容仅供参考,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四川省金属学会联系。